新形势下我院女教职工工作的思考——化生系 李敏

文章作者:时间:2007-02-07浏览:463

新形势下我院女教职工工作的思考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李敏

当前我院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作为新升本院校,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为我院广大女职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同时也把严峻的挑战摆在了妇女面前。面对挑战,如何做好我院女教职工工作,更好地发挥女教工的积极性,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就新形势下我院女教职工工作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加强工会女职工组织的自身建设

女教职工组织建设是女教职工工作的基础,在自身建设中尤为重要。我们学院20065月召开了升本后的首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按照《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条例》的规定建立了由院工会领导的女教职工委员会,由三名女工委员组成,并在十四个分工会分别设一名女工委员,在院系女工两级领导班子中,十五名女工委员均为兼职。委员中主要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也有管理,后勤的女委员,使女工干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便于开展工作。通过健全我院女职工组织,为女教职工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人员组织条件。便于上下通达,统一思想,使女工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总结,并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女职工工作的新局面。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女教职工干部队伍是新形势的需要。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提高工会女教职工工作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要组织女工干部学习和宣传《教育法》、《教师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根据女工工作热点和广大女教职工反映较多的问题,设立女工工作研究课题,开展工会工作理论研讨和专项研究,提高女工工作水平,提高干部的业务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要增强做好女工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倡导女工委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争取在工作理论、方法、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努力适应新形势对女教工工作的新要求。要适时、主动地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措施,探索加强和改进女教工工作的新路子,扩大覆盖面、影响力,增强针对性、渗透力和实效性。在维护女教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提高女教职工的素质中的工作中努力创新,做出特色。

二.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女教工作用

  “十一五”期间是我院完成构建本科框架后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五年,更是为学校长期发展奠定基础的五年。我院2006的中心工作就是规范管理,深化改革,丰富内涵,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我院本科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高校工会女工委是党的重要群众组织,必须把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委行政的领导,完成学院中心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我院女教职工占总数三分之一以上,她们的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强烈,是学院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力量。在我院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她们肩负着光荣而特殊的使命。她们的政治理念、政治觉悟、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将会影响学校改革发展的步伐。因此,增强妇女工作的渗透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提高女教工的积极性对于实现学院工作的总体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带领女教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妇女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工作的各个方面。真正把广大女教职工和女工委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要把握党和国家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把妇女工作放到学校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通过开展有特色、有成效的工作,组织广大妇女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立新功。我们要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女性独特的优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破难奋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要加强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在办学中的作用,提高女教工的参政、议政的能力。要让女教工感受到组织对她们的重视与信任,充分认识女教工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她们更加自觉地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开展有益活动,提高女教工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女教工自身素质。除鼓励女教工积极参加各单位每周的政治学习外,还应经常组织女教工学习有关妇女的政策法规,使“四自”精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等重要思想深入人心,要引导女教工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奋发进取,自强不息。鼓励女教工在献身教育事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面对高校教育机制的改革,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竞争能力,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改善生活质量。要引导女教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在职进修和脱产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竞争能力。

要注意及时发现、培养、树立先进典型,用以引导、激励广大女教工。在我院的女教工中,活跃着一群思想进步、业务精良、操守高尚、教书育人的先进模范人物。她们在事业上,巾帼不让须眉,在教学、科研、管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堪称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家庭中,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可谓贤妻良母。利用先进典型教育广大女职工,激励大家建功立业。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是加强高校妇女工作的新方式和有效途径。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提高女职工的自身素养。例如举办一些女教工座谈会、联谊会、恳谈会、根据女性特点开展知识讲座,聘请有关专家开展诸如女性主体意识、婚姻风险防范意识、生理保健、心理保健等讲座,使女教工更清楚认识自己,正确选择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履行家庭职责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具备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一切挫折有自我应对的心理承受能力,真正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组织女教工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一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女教工对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热情及取得成就的信心。

四、增强服务意识,关心女教工身心健康

我院女教工是一个特殊的知识型女性群体。她们的整体素质较高,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都比较强。她们用出色的工作和优异的成绩展现自身的价值,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但是,她们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学院的教职员工,尤其是教学第一线女教师,负担是更重。对于中年女教工来说,在教学上她们需承担较多的课时;在科研上、教改上她们充当了主力军作用;在家庭中她们为人妻、为人母、上有老、下有小,家务负担相对沉重。青年女教工面临个人成长、住房等问题的困扰;加上接受在职的继续教育,学习任务繁重等。面对这些现状,女职工的心理及观念上会引起一些碰撞、矛盾、失衡,如教师职称的评聘、教材的编写与更新、教学与科研的兼顾乃至第二职业的冲击等等,都可能使一部分女教师产生这样那样的意见和情绪,处理不好就可能直接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女工委要把维护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及特殊利益提到议事日程。要认真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更加注意倾听和收集女教职工的意见要求,分类向各分管领导及职能部门汇报、反映,并帮助、督促解决女教职工的实际问题,如个人深造,子女就业、升学、住房等问题。不仅从政治上主动关心广大教师,及时倾听他们的呼声,而且从工作上大力支持广大教师,督促有关管理部门尽可能采纳教师提出来的改革建议,为她们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环境,同时从生活上热心帮助广大教师,解除其后顾之忧,以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管理的工作中去。

女工委要把全心全意为女教工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从我校普遍情况看,女教职工的物质利益不是最突出的问题,而超负荷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以及自身发展已影响了女教工身体和心理是健康。我们要重视女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定期开展女教职工体检制度,通过体检达到及早发现病情及早治疗的作用,也体现工会对女教工的关怀。还要充分发挥女职工委员会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合女教职工特点的文体活动。组织、鼓励、支持和引导妇女参加全民健身和自娱自乐的活动,愉悦身心。这不仅可以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可以促进广大女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树立团队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作为院女教职工委员会,肩负着贯彻党的维护妇女工作政策、维护妇女切身利益的重大责任。要充分把握机遇,开拓创新,按照《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总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心全意为女教工服务,为全面构建和谐校园,为实现我院“十一五”规划做出贡献。

 

 

通讯员:;初审:;终审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