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根据省教育工会、市妇联、市直工委的统一部署,院工会女工委按照先进的评选条件,在充分发扬民主酝酿推荐的基础上,经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批准,评选出一批“省先进师德标兵”、“滁州市优秀女性”、“滁州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和个人”、“滁州市先进文化家庭”等。他们的事迹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统一,也充分展示了我院女教工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建功立业的精神面貌。今年是我院启动迎评促建,开展“本科教学规范年”活动、创建合格本科院校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推动我院精神文明建设、倡导高尚的职业道德,营造和谐的校园、温馨的家庭,进而团结和激励全校教职工振奋精神,努力奋斗,推动全院各项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现将近年来上级有关部门表彰的“师德标兵”“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和个人”,以及“先进文化家庭”的事迹汇编成册,广泛宣传以飨读者。希望全院教职工学习他们先进事迹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为我院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六年六月

    

关爱师生    教书育人    ——    记省先进师德标兵李道琳同志

心系学生    情洒教坛    ——    记滁州市优秀女性陈爱娟同志              

团结一致  共建巾帼群英  ——    记滁州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音乐系

执著追求  做一名“好老师” ——  记滁州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陆晓华同志

滁州市先进文化家庭

刻苦学习  乐于奉献  ——  记樊彩萍同志的家庭

忠诚教育事业 营造温馨家庭  ——  记全涌同志

比翼双飞 齐做贡献  ——  记吴义莲同志的家庭

良好的学习氛围  和谐的家庭团队  ——  记陈伟同志的家庭

 

 

关爱师生   教书育人

——记省先进师德标兵李道琳同志

李道琳同志,中共党员,现任滁州学院音乐系书记、副主任,2006年被评聘为副教授。该同志从教13年来,把改革创新作为工作的突破口,把师生的肯定作为推进工作的动力,把培养合格人才作为教研的目标,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挥洒着汗水、奉献着才智。

一、刻苦钻研  不断创新

1、认真备课,因材施教。李道琳同志先后承担声乐、视唱练耳、外国音乐作品欣赏等三门专业课的讲授工作。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该同志十分注意了解学生个体实际的知识和接受能力,掌握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平时注意收集资料,力争把当前日趋活跃的音乐教育理论、学术态势和音乐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溶于教学之中,使教学内容与音乐教育前沿、国内外重大音乐活动、热点问题对接,有效提高学生所接受的音乐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与此同时,李道琳同志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针对现有的视唱练耳教材不能适应三年制大专音乐专业的教学,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李道琳同志根据高等师范院校大专层次学生培养目标、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独立编撰了一套《视唱》教材(共四册),用于一、二年级学生的教学。在教学中经过不断修订完善,已在7届学生中使用,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和同行的好评。

2、学术勤交流,科研苦求索。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李道琳同志坚持以科研促教学的理念,十分重视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并于1998年加入“安徽省音乐家协会”;2002年又成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理论作曲学会”的会员。近年来,多次参加全省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统一招生的评分工作;经常参与“音协”的各项活动,开阔了视野,交流了业务,提高了专业水平。在努力钻研音乐理论的基础上,李道琳同志还积极撰写业务论文,自受聘讲师以来,本人独立撰写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6篇论文。2003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由李道琳同志主持的校级课程建设项目——《外国音乐史与鉴赏》通过验收,顺利结项。并先后两次在全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全校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创新实践,素质教育显成效

作为音乐系分管艺术实践的副主任,李道琳同志结合本系专业特点,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各项艺术实践活动。除了完成校内的各项演出任务外,还经常组织师生到部队、下厂矿、赴灾区、送文化。据统计,有音乐系师生参与的各类演出,每年都达20场以上,为学生提供了艺术实践的舞台,增强了业务技能,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音乐系参加各类全国、全省音乐专业比赛,均取得较好成绩。由她组织、编排的歌舞《赶墟归来啊哩哩》在1999年安徽省大学生艺术节上,荣获二等奖;并获1999年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三等奖,为我省、我校赢得了荣誉。

在搞好本系音乐专业教学的同时,李道琳同志还配合学校举办的“人文素质系列讲座”等活动,多次面向全校开设音乐讲座,获得了广大同学们的欢迎。

三、以人为本    心系师生

作为音乐系党总支书记,李道琳同志想方设法改进工作方式,关心教师,倡导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在定期组织本系教师和学生政治学习的同时,切实增强了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更是关爱学生,善于从学生的细微表现中,洞悉他们的倾向,掌握他们的智能和个性发展状况,并根据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循循善诱的方法和诲之不倦的精神进行精心培育,因材施教,助其成才,促其成才。在本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音乐系先后获得校“先进党支部”、“滁州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音乐系2000级(3)班还获得“全省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四 、发挥专长,尽心尽力为教工服务

在做好教学和师生的思想管理工作的同时,李道琳同志还努力做好社会工作。2001年被选为工会文体部负责人,李道琳同志充分利用本人的业务特长,组织教工开展 “全校教职工文艺汇演”、“教职工十大校园歌手比赛”等各种文娱活动,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心系学生 情洒讲台

——滁州市优秀女性陈爱娟同志

陈爱娟同志,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滁州学院学生处处长。该同志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来,一心扑在事业上,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满腔的热情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为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教书育人,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

陈爱娟同志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为学校挑重担。曾作为法政系专职教师,接受校党委安排,到经管系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她在积极做好党务学生管理工作同时,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每学期要承担经管系和法政系两个系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近几年,先后担任法政系的《中国古代史》、《中国社会生活史》,经管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程》等五门课的教学。面对复杂的课程内容,她刻苦钻研教材,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各种教学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在讲课中她注重教书育人,经常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国内外时事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和纪律方面的教育,循循善诱,并通过案例分析,组织课堂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两个系学生为教师课堂评分中,她多次名列前茅。2002年度考核为优秀。

二、踏踏实实做好党务和学生管理工作

陈爱娟同志热爱学生工作。1995年担任政史系团总支书记,做了大量细致、深入的工作,政史系团总支连续被评为校先进集体,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干”、优秀党员。自2001年以来,陈爱娟同志先后担任经管系党支部副书记、书记职务。在党务和思想工作方面,她作风民主,关心教师,注重教师政治素质的提高,认真组织全体教师政治学习,组织活动内容充实,不流于形式。在学校“专升本”工作中,组织全系师生进行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和“学校专升本,我该做什么”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增强师生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本科意识。在陈爱娟同志引导和影响下,全体党员同志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勇挑重担,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经管系党支部被评为学校先进党支部,党员王晓梅同志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党员。陈爱娟同志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兢兢业业,废寝忘食。经管系学生人数多,非师范专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陈爱娟同志带头兼任班主任,一心扑在工作上,被家人戏称为“三个半人”(早晨7点半离家,中午12点半和晚上9点半回家),由于丈夫工作也忙,孩子放学回家没饭吃,一家三口吃盒饭是常有的事情。她认真履行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党员班主任的职责,制定和完善系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管理和学风建设,指导团总支、学生会开展多种具有特色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经管系团总支被评为2002年度安徽省社会实践先进集体。陈爱娟同志在学生工作中,注重以德育人,以情待人,以理服人。尤其是认真做好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工作,对学习、生活、及心理存在差异的同学,尽力给以指导、关爱、帮助。除了用足、用好奖、贷、困等政策外,她个人曾多次在经济上捐助困难同学。学生因病因意外住院,她及时赶往医院看望安慰,并对交不起治疗费用的同学,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对一些心理上有障碍的同学更是倾注了耐心和爱心,一次次谈心、开导和帮助,使他们得到了教育和启发,思想和心理素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个因家庭变故想轻生的女同学临毕业前含泪对陈老师说:“我能叫你一声妈妈吗?”;一位因家庭骄惯而无法与他人共处的同学经过反复教育转变了,她深情地说:“陈书记,你真是个好人。”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三、学无止境,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陈爱娟同志在教学之余,丝毫没有忽视知识的补充和更新。除了自主学习,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外,先后去华师大、复旦大学进修深造,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参加安师大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全部课程均已通过。2002年上半年,为了适应学校专升本的需要,接受学校的选派,到安师大挂职锻炼,她认真学习本科学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同时,她还积极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科研工作,先后在《安徽大学学报》、《安徽史学》等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并多次在校内各类征文活动中获奖。 

四、满腔热情,积极为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作为一名业务教师和管理干部,对于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滁州市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从未因教学和管理任务重而推辞,而是欣然接受,热情参加,并尽自己所能,力争取得好成绩。曾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授课技能比赛等多种活动,均取得好成绩。曾多次代表学校组队参加滁州市各类知识竞赛,均获得全市前几名的好成绩。陈爱娟同志还先后接受学校的选派,担任滁州市相关部门组织活动的评委,圆满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为滁州市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为一位母亲,陈爱娟同志可能会未能给女儿更多的关爱而内疚,作为一位妻子,她可能会未给丈夫生活上照顾而有愧。但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她在教书育人和为社会作贡献中体现了自身价值,在桃李芬芳中得到了慰籍。

 

滁州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团结一致  共建巾帼群英

——滁州巾帼建功先进集体音乐系

音乐系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积极参与学院开展的各项活动,把创建巾帼文明活动纳入工作计划,加强管理,务求实效。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境界,崇高科学的学习态度,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勇于改革的创新意识,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立足岗位争一流,建功立业作贡献。

音乐系有一支女性占70%的教师队伍,其中女教工党员占全系党员总数的80%,她们用自己的执著和毅力书写着音乐系发展的篇章。她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成绩显著。近几年中,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音乐系先后获得了校“先进党支部”、“防控非典先进集体”“滁州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明确目标团结奋进 把女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1、努力创建学习型女教师组织,认真组织女教师积极参与系党总支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并联系工作实际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积极学习贯彻学院相关的文件精神。注意引导女教师树立创建与学习型组织相适应的新观念,努力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使学习成为女教师发展需求的自觉行动。结合女教师思想工作实际,把女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工作,与促进系(部)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女教师增强工作责任感、光荣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各项工作中。

2、强核心,带队伍,营造上下一心、团结拼搏、共同奋进的良好氛围。首先从党总支、党支部领导班子做起,从党员做起,讲学习、讲正气,充分发挥女领导干部、女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带动全系师生开展各项学习和教学活动,形成了“团结向上、朝气蓬勃、求实创新、竞争进取”的良好系风,形成了自觉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使音乐系各项工作得以全面发展。

   二、思想先导 活动保证 提高女教工的全面素质

音乐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教职工综合素质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引导女教师深刻地认识:人民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者与实行者,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良好的师德风范。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音乐系通过开展业务学习、外出参观、外请专家、教授作报告等方式开阔教师眼界,转变教师教学理念,达到提升教师素质、培养高尚师德的目的。全系女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以教书育人为中心,花重墨着力写好师德建设这一章。

1、广泛开展评选好人好事的教育活动,挖掘教师中良好的师德行为,树立师德典型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讨论活动,组织学习,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活动内涵。通过学习讨论,大家进一步明确作为人民教师怎样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体现崇高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文明素质
工作作风,需要我们打造和发扬自己的职业精神,为学院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大家把形势、特征、机遇、挑战分析透、把握准,每个教师用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为学院大发展献计献策。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征文活动,全系23名教职工人人参与,共征集到23篇文章,其中女教工撰写16篇,通过活动,弘扬了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提高了教师的政治觉悟。

3、音乐系的女教师工作认真踏实,对待自身的专业学习也不马虎,她们纷纷利用业余时间,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至今大多数女教师都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她们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在教师中形成了敢为人先争一流的竞争氛围,并且积极投身教师基本功比武,有多人在全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好成绩。一批青年教师在实践中茁壮成长。他们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对待工作热情似火,对待同事如同姐妹,对待学生情同儿女,精心呵护每个学生,对待特殊学生更是倾注了一腔浓浓的爱意,系部内充满着文明、和谐、爱心。

三、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1、利用专业特点,认真组织女教师开展经常性和节日性的文体活动,积极开展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的文艺活动。近几年来,音乐系女教师先后参加了全市庆“三八妇女节”家庭才艺表演,全市文艺晚会,全省高校庆祝十六大召开的文艺晚会等,并多次赴部队、下农村、赶灾区开展各种慰问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音乐系女教师积极参加省、市、院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先后获得省女职工歌咏大赛一等奖市“三八妇女节”歌咏比赛三等奖等,并为滁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有益的贡献。

巾帼建功的创建活动是一个非常有实效、有生命力的载体,它极大地调动了音乐系女教师的积极性,为她们在工作中大显身手提供了一个平台,今后,她们将继续以此为新的动力,扎实开展创建活动,与时俱进,不断进取。

 

执著追求  做一名“好老师”

                     ——记滁州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陆晓华同志

 

陆晓华 同志,中共党员,中文系副教授。陆晓华同志是1985年在滁州师专走上工作岗位的,至今已整整二十年了。她是踏着滁州师专发展的节拍锻炼起来的,伴随着师专成长的足迹,陆晓华同志也为今天的滁州学院发展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是做一名好教师的前提。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年的女教师,陆晓华同志在工作中更是体现了女教师的风范,她严于律已,诚信待人,爱岗敬业。强烈的责任心驱使着她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并且时刻告诫自己,做就要做好。多年来,在教学岗位上,陆晓华同志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担任过数届班主任工作,以爱心、耐心、细心、公正地对待每位同学,严在课堂上,呵护在细节中,曾给病中的同学送去关爱,给生活困难的同学适时地帮助,努力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她的负责态度敬业精神和实实在在地工作作风,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与尊敬,所带班级多次获奖,并荣获校标兵班级荣誉称号。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陆晓华同志也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她以“甘于生活的平淡,不甘于工作的平庸”作为自己人生的座标,努力学习充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2005年,在安徽大学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学习,近年来参加了省级重点课程的建设工作,是主讲教师之一,并主持校级科研课题,在省高校学报上发表了数篇论文。陆晓华始终认为,课堂是教师展示自己的名片,一名好教师的前提是课要上得好,要学生爱听喜学。优秀教师是通过每堂课精心打造出来的。她做到了刻苦钻研业务,认真授课答疑解惑,寓教于乐,寓教于思,陆晓华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她的课堂教学在多次学生测评中获得好评,实际工作中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为此她深知,好老师的口碑是干出来的,是要靠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的。

教育实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教多年,陆晓华同志几乎年年带队实习,她自觉拣重担子挑,克服家庭的困难,多次到艰苦、偏远的实习中学担任指导教师。她对工作始终一丝不苟,忠实践行自己的诺言:做好它,让领导放心,让同学满意。

二十年的教学生涯,陆晓华同志见证了许多老师的辛勤工作,更坚定了她永远要做好老师的执著信念。她多年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校先进教师,2004年又荣获了“滁州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滁州市先进文化家庭

刻苦学习  乐于奉献           

                      ——记樊彩萍同志家庭

   樊彩萍,中共党员,副研究员,现办公室(党办、院办、外事办)副主任。爱人曹小云现任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女儿是一名初中生,公公、婆婆是中学退休教师。她的大家庭在首届“全国教育世家”评选中榜上有名,并且是安徽省唯一入选的家庭,全家三代中有18名教师辛勤耕耘在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的工作岗位上,在天长市当地素有“书香门第之称。”

一、刻苦学习,以学为乐。

夫妻俩受家庭影响,十分注重学习,虽有繁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任务,但总是挤出时间刻苦钻研,并且先后到省内外高校进修“充电”。一份耕耘,一份收获,1999年她本人被评为副研究员,本人先后发表了近20篇论文,其中两篇为国家级重点。爱人曹小云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2本专著。199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是省高校“十五”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女儿在他们的教育和熏陶下,也热爱学习,曾被评为“市三好学生”,小提琴考级也过了六级。

二、热爱公益 助人为乐。

夫妻俩琴瑟相和,比翼双飞,尊敬老人,热心公益。2001级一名新生来校报到,考分很高,但因家庭特别困难,交不起押金,找到教务处打算放弃入学,曹小云为了挽留这个学生,夫妻俩决定从家中拿出1000元,替这位非亲非故的学生先交上押金,并鼓励这位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在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下,该生品学兼优,还获得国家二等奖学金,现已顺利考取专升本,樊彩萍夫妇俩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捐衣捐款活动,仅2003年就捐出750元和20余件衣服。

三、书香浓浓 生活丰富。

夫妻俩生活较为简朴,对生活没有更高的追求,购书、读书是他们的一大乐趣,家中藏书已近两万册,每年还定有大量的报纸和杂志每次上街或出差,总是要跑到书店看看,几乎每次都不是空手而归。他们总是说,读书使他们充实,读书使他们平静,读书又常常使他们深感不足。除了读书,全家还经常在一起下棋、打乒乓球,或陪女儿拉琴。

  忠诚教育事业    营造温馨家庭

——记全涌同志家庭

   全涌和 景刚夫妇都是我校中文系副教授,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刻苦钻研业务,热爱学生、忠诚教育事业,同时家庭生活也和睦温馨,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被省教育厅评为“比翼双飞好夫妻”。

一、刻苦钻研,忠诚教育事业

中文系作为学校首批升本专业,他们为学校的升本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在中文系工作了二十多年,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立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他们始终坚持不断地吸收本学科新的科研成果充实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认真备课,不断修改和充实讲稿。作为中文系教学工作的负责人景刚同志很忙,仍把《古代文学》讲稿重写过七遍。全涌从事语文教学法教学,近二十年来,她一直刻苦钻研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以适应多次修订的中学语文教材,想方设法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现代传媒和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已成为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虽然他俩都已年过五十,仍努力学习,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全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语文教学法为全校教师上过示范课。她制作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课件在首届多媒体课件暨网页大赛中获三等奖。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他们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全涌研究的是语文教学法的课程建设,景刚研究的是“历代文人与滁州”。在教学中,他们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不仅进行专业课的教学,而且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言传身教,既教书又育人。同时他们紧密结合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科研,近年来,影刚在各种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篇,全涌7篇。97年全涌乳腺癌手术,为尽量少影响教学工作,手术化疗后一边进行康复治疗,一边走上讲台,至今仍坚守在教学岗位上。

二、夫妻互敬互爱,相互支持工作

全涌的家庭是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夫妻双方既是同学又是同事,他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忠诚教育事业,互敬互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感情融洽。

景刚同志教学行政工作双肩挑,全涌除了教学工作外担任校工会女工委员,家中还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母亲,全涌主动承担了大部家务劳动,把家务安排得井井有条,照顾好老人,全力支持景刚的工作。

他们严以律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对各种捐款捐物的公益活动都积极参加。全涌作为女工委员和其他工会同志一起想方设法开展各项适合女教职工的活动,关心女教职工的身心健康,调解家庭矛盾,宣传精神文明,尊老爱幼,受到女教职工的欢迎,分别得到了学校、市、省教育工会的表彰

三、比翼双飞,营造温馨家庭

全涌夫妇都受过高等教育,家陈设简朴,窗明几净,他们追求的是简洁、朴实、温馨。由于工作需要和爱好,他们现有藏书1600余册,每年订阅四、五种报刊杂志。家庭文化气息浓厚,他们崇尚文明科学,从来不相信邪教,不搞封建迷信活动。全涌喜欢运动,打乒乓球、羽毛球、集邮、烹饪,兴趣爱好广泛,景刚则最喜欢看书和逛书店、听音乐,他俩的共同爱好是每天的晨练和晚饭后的散步以及假期里的旅游。

这是一个温馨的家庭,一个极为普通的教师家庭,更是一个有着浓郁文化氛围的家庭。

 

比翼双飞 齐做贡献

                               ——记吴义莲同志家庭

   作为滁州学院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吴义莲、许雪峰夫妇二人均为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教师,女儿现就读于滁州中学。自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学校工作的十几年中,他们夫妇在教学、科研工作上相互勉励,携手并进,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许雪峰现为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教授,学院资产处负责人, 2004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吴义莲为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副教授,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个人,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 O余篇。他们夫妇在所从事的专业岗位上成绩的取得,是与和睦的家庭分不开的。

   1、互敬互爱支持奉献

   在生活、工作中,他们相互体谅,相互支持。许雪峰同志除承担较为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外,作为资产管理工作,事务繁杂。特别是在学校的“专升本”期间,他努力当好领导的参谋,为未来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牺牲许多休息时间、度过很多不眠之夜,参与起草“专升本"的汇报材料、制定教育部专家组进校的考察路线等,为升本取得最后成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又积极投入学院未来的发展规划建设中。吴义莲同志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支持爱人的工作,主动承担家务,努力为家人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以身作则,孝敬老人。在教育女儿方面,注重平等相处,尊重她的人格。家庭成员在知识方面人人平等,在女儿面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把自己的意志和意愿强加于孩子。女儿的身心发展健康,学习成绩好,2004年,顺利考入滁州中学。

   2、志同道合 比翼双飞

   吴义莲、许雪峰在大学学习同一专业,科研工作又相继受同一位导师的指导,这为他们在事业上成为合作伙伴奠定了基础。在教学工作中,他们一贯视教书育人为己任,治学严谨,平时注意研究教学方法,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对学生既关心爱护,同时又严格要求。先后指导近1 O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在科研方面,针对爬行动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方向,他们合作承担省教育厅研究课题3项(2000j1166、2002kj233、2005321),发表专题学术论文1 O余篇,其中发表在《动物学报》上的“山地麻蜥主要贮能部位水分含量和能值的年变化”一文,被评为安徽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发表在《动物学杂志》上的“山地麻蜥主要贮能部位的研究”一文,被《动物学杂志》编辑部评为优秀论文。目前,此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许雪峰被《动物学研究》(国家级重点期刊)聘为审稿专家。

   3、热心公益 关心集体

吴义连夫妇俩每年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为困难职工或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他们俩关心师生,经常热情问候生病的教师和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俩在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同校园内的不良现象作斗争,为维护学院的利益尽职尽责。

 

良好的学习氛围  和谐的家庭团队

——记陈伟同志家庭

陈伟同志 、男、47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副教授,滁州学院数学系副主任。爱人王正萍:女、45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副教授,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主任。两人自1982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爱岗敬业,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充实、完善自已,在教学、科研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陈伟同志发表省级以上论文7篇,主持并完成了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员、优秀工会会员、优秀班主任等;王正萍同志发表省级以上论文6篇,参编教材两部,并于03年被选为滁州市琅琊区人大代表,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及滁州市职教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被评为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儿子陈曦,21岁,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上进,学习成绩优异,在2002年高考中以667分的高分,当时滁州中学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于当年在滁州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上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并始终坚持不断学习。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陈伟同志深刻地认识到: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是男性还是女性,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接受新知识,提升智慧,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型家庭不仅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于父母自我改变和自我发展,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提高家庭免疫力,有利于在社会竞争中把握主动权。他始终明白每一个人在任何生命阶段均需不断学习。学习不再是儿童和青少年特有的活动,而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学习要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有良好的适应性以跟上社会的变迁与时代潮流,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

作为一名教师陈伟同志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以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他刻苦钻研教材,学习参考多种教学参考书,取众家之长,注重知识的产生背景,形成的过程和知识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不断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充实和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容量和深度,在教学中探讨好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在家庭中重视共同交流与分享

    终身学习的本质是开放式的学习,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陈伟同志精心营造家庭成员间相互学习交流的良好氛围,视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学习的对象,不管男女老幼都是学习者,不仅是个别学习,更重视共同学习,讨论交流,拓宽沟通渠道,分享成果。陈伟同志改变传统父尊子卑的观念,不以家长教育者自居,弯下自己身段成为孩子的朋友,诚心与孩子交流探讨科学知识、探索人生真蒂。在平和的气氛中建立父子情、母子情,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两代人相互学习交流、共同分享,共同创建学习型家庭,实现“代沟”的跨越,共同促进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相互吸纳和补充,一起成长,不断提升家庭团队素质。

    2006年度安徽省百万职工“十五”发展创新工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安徽省滁州学院美术系榜上有名。

    安徽省百万职工“十五”发展创新工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由安徽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安徽省总工会举办,旨在激励全省广大企事业单位和职工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促进安徽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滁州学院美术系荣获“先进集体”,体现了该系多年来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大胆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育人环境。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完善,目前,滁州学院美术系已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有副教授6名,讲师8名,硕士和在读硕士生9名,教职工共30名。近年来在美术创作、理论科研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近300幅绘画和设计作品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展览,获国家级和省级奖励有20多人次,并有多幅作品被收藏。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级课题项目4项。国家重点、国家级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师生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省部级大奖。

滁州学院美术系“安徽省百万职工“十五”发展创新工程先进集体”的获得,必将进一步促进该系围绕现代教育理念,科学安排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强化师资专业素质,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