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县师范学校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文章作者:毛天德时间:2012-05-17浏览:206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说,作为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实现师范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学生走又红又专的成才之路,把自己锻炼成为合格的人民教育工作者。为此,学校突出抓了三项教育,即形势教育、国防教育和劳动教育。

一、形势教育

  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上世纪,从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国内政治运动多,政策变化快,国际斗争也呈复杂趋势。为使学生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认清方向,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十分必要,意义深远。学校教学计划规定,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结合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立场,分辨是非,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性,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变为自觉的行动。

1、国内形势教育。

  根据中央在不同时期出台的政策和中心工作,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首先,确定主题,然后分类安排,有的列入课表,由政治课老师集中时间讲授;有的用报告会形式;有的放在班会时间组织学习。新中国成立初期,形势复杂,学生思想不够稳定,着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一系列学习会和报告会的教育,基本澄清了是非,提高了认识,自觉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运动,拥护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拥护农业合作化运动,从而把学生的思想逐步引导到社会主义道路上来。

  凡属重大的方针政策出台,学校领导亲自作形势教育报告,有时也请专区领导和宣传部门的负责人来校讲授。领导作报告,占有资料多,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很受学生欢迎。国内形势教育报告会,一般一月一次。

  在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同时,学校还经常邀请老革命干部、劳动模范、老工人和贫下中农到学校给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教育和劳动教育。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国际形势教育。

  国际形势教育和国内形势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具有内在联系。国际上往往刮什么风,国内社会就会掀起什么浪,也必然反映到学生思想中来,造成思想混乱。要提高学生鉴别能力和抵御能力,必须对学生进行国际形势教育。比如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等,通过各种报告会让学生懂得,一方面是尽国际主义义务,另一方面也是保家卫国,避免唇亡齿寒,意义重大。有的学生要求报名参加抗美援朝,有的还主动捐税,支援购买飞机大炮。上世纪60年代前后,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帝修反”联合反华,国内面临很大压力,请驻滁部队和军分区首长来校给学生作报告,他们全面分析了敌我形势,阐述了我国的外交方针,增强了学生忧患意识,树立了战胜困难的信心,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战胜“帝修反”,战胜一切困难,走向胜利。

3、党课团课教育。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条主线就是党课团课教育。党课团课教育,除党团员外,还有要求入党入团的积极分子。一般一月一次,特殊情况下有增有减,交叉进行。单月是党课,双月是团课,形成制度,雷打不动;做到“四落实”,即计划落实、教材落实、地点落实、教员落实。计划是排出进度表,教材是党章团章,地点是会议室和团委办公室,教员是学校领导、团干和政治课教师,有时也请地区领导来讲党课。

  通过党课团课学习,提高党团员的思想水平,增强了组织观念,也培养了一大批要求入党入团的积极分子,在每年的毕业生中都有一批青年入团、入党,走向工作岗位以后,成为学校中的骨干力量。升入高校的党员,也成为各大学学生干部的中坚力量。

4、社会实践教育。

  理论联系实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1964年秋天,学校组织两个小教班100名学生和师范班100名学生到全椒县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学生们深入群众,访贫问苦,调查研究,扎实工作,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坚决服从领导,认真执行政策,严格要求自己,经过十个月努力工作,胜利完成任务。时间虽然很短,但同学们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认识,受到了教育。

  学校创立与发展时期,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学校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责无旁贷的。学校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十年时间,每年夏秋两季都抽调师生下乡,支援“三夏”(即收、种、管)和“三秋”劳动。一年累计时间多到两个月、少则一个月,有“七下花山(公社),六下琅琊(公社)”的真实记录。每年下乡多达六百多人,少则一二百人,师生足迹踏遍滁县山山水水,几十个人民公社都洒下了师生辛勤劳动的汗水,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1957年秋天,滁县大地旱灾严重,塘坝干涸,田块干裂,秋种受阻,600多名师生奔赴花山公社抗旱秋种。抗旱防汛是短期任务,兴修水利是百年大计。1960年春,滁县境内在建的大型水库之一的城西水库,要赶在汛期到来之前大坝合拢,蓄水灌溉,如果延误工期,就要耽误一年。学校派出100人参与大坝合拢会战。经过60天的艰苦奋战,大坝按期合拢,会战大功告成。由于学校在会战中表现出色,受到县委通报表彰。

1960年秋,400多名师生到珠龙公社支援“三秋”劳动。在60天的劳动中,师生们不叫苦、不叫累,以坚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克服生活苦、环境差、时间紧、任务重的重重困难,忍饥负重,咬紧牙关,与天地奋斗,胜利完成大战“三秋”任务。《安徽教育》杂志还进行了宣传报道。

  老天爷就是喜欢和人类开玩笑,今年这儿干旱,明年那儿防汛。滁县地貌是西边山区易旱,东部圩区易涝。1969年夏天,东部黄圩、汪郢两个公社全部破例,一片水乡泽国,灾情极为严重,学校立即组织人员奔赴抗洪一线,参与防汛救灾。

  二、国防教育

  兵民是胜利之本。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国防力量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而国际上的敌对势力还在虎视眈眈,千方百计诋毁我们,亡我之心不死。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实行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是党中央1958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决策要求,从实战出发,进行军事化训练,提高民兵的战斗力,一旦外敌胆敢入侵,“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把来犯之敌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的伟大号召,进行总动员,组建成立民兵营。党支部书记谢一华任营长,校长耿基任营教导员,教学班按连排班进行军事化编制。制定军事训练计划,安排落实训练时间,请地方武装部门的领导来校作形势教育报告,讲授军事训练理论,指导实际训练。滁县人武部的部长和作训科干部都经常来校讲课,指导工作,并把学校作为试点单位,训练内容包括队列操练、实弹射击、野营拉练、防空演习等。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与训练,学校全体民兵素质大大提高,无论是军事知识还是军事技术,都达到了合格的要求。在全面考核中,始终排在全专区首位,被评为国防教育标兵单位,多次出席县、专区和省民兵工作先进代表会。1959年,蚌埠专区民兵工作现场会在学校召开;196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民兵营长陈家斌出席由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民兵工作先进代表大会,受到嘉奖,授予学校半自动步枪一支。

  学校民兵工作之所以如此成绩突出,主要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地方武装部门大力支持,全体民兵共同努力的结果。总结经验,主要有四条:

1、民兵训练和文化课教学相结合。

  民兵训练的课目内容和文化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融入其中。比如语文课中,将反映战争题材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与民兵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训练的自觉性、战斗性和学习文化课的主动性、积极性;讲授射击原理时,将其与物理课中抛物线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既提高民兵的射击水平,又加深了对抛物线知识的理解,做到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2、民兵训练与备战相结合。

19693月,中国和前苏联因珍宝岛事件开展了一场激战,之后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很快,在全国城乡掀起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挖防空洞热潮,无论城乡,也无论男女老少,一齐上阵,挖防空洞。学校师生也不例外,立即投入到战备中去,雷厉风行,在操场东边凤凰山脚下的山坡上,摆开战场,以班(排)为单位,分配任务,定期完成。于是,山坡上白天人声鼎沸,晚上灯火通明,几百米长的防空战壕三天就开挖完成。在壕沟上面铺上树枝青草,实现了“白天不见太阳,晚上不见灯光”的掩蔽目的。在战壕的东侧山脚下发现一个山洞,是一个废弃的矿体,大约有三四百平方米,是天然的防空掩体,经过师生的艰苦奋战,把洞内清理干净,把地面整平,全校400名师生避于洞内绰绰有余。洞内冬暖夏凉,学校的许多会议都在洞内举行,直至上个世纪末才废弃。

  挖防空洞是防范空袭便于隐蔽的固定掩体,同时进行防空疏散演练活动也必不可少。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防空疏散演习活动,而且安排在夜间举行。当师生在熟睡之时突然拉响警报,紧急集合并要求在57分钟内到达指定地点,按班(排)集合,然后向山里进发,不准有亮光、不准有声响、不准讲话。如遇“紧急情况”,指挥部发出命令,立即就地隐蔽,待到信号弹腾空而起,警报解除。天快亮时,防空疏散演练才得以结束。开展夜间防空演练活动,主要是训练民兵夜间反应能力、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3、民兵训练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把民兵训练和参加校内劳动或下乡支援“三夏”“三秋”劳动相结合。在劳动过程中,穿插民兵课目的训练内容,做到训练与劳动“两不误”。在每一次民兵下乡劳动中都带上枪支,一边干活,一边在田头设立靶台,轮流瞄靶,真正做到平战结合、劳武结合。

1970年冬天,安徽省决定开挖驷马山引江工程,学校将250名新入学的师范学生军训,改为去驷马山水利工地,一边参加水利会战,一边拉练野营训练,使民兵训练和兴修水利的劳动有机结合起来。同学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一天时间,步行六七十里路,来到滁县沙河集的水利工地,与农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

4、军事理论和实战训练相结合。

  实战训练的重要内容是实弹射击。学校每年新生入学军训中,都安排实弹射击的课目。枪支子弹由人民武装部供给,学校组织实施,除小口径步枪射击外,还有六零、八二炮等重武器的射击活动。在每年一次的校内田径体育运动会上,实弹射击也作为一个比赛项目,列入比赛。以班为单位,按男女生一定比例组成小组,比赛成绩计入各班成绩总分。射击比赛的地点,设在大操场。靶台设在操场西侧100跑道的内侧,靶子设置操场东侧的山脚下。射击前,拉网式清理靶场,架上警界线,派人看守,确保万无一失。

  除实弹射击外,还有一项课目就是野营拉练活动。野营拉练有时是短途的,就在学校旁边的山里。长途拉练是拉出去,一般安排三天时间,步行六七十里路,翻越琅琊山,进入花山公社,再折而往东至腰铺公社,然后返回学校。长途拉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民兵走路、野炊、宿营等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野营拉练以班为单位,成为一个排,有炊事组、卫生员、宣传员和收容队。炊事组抬着行军锅,同学们背上背包和粮食咸菜。宿营野外做饭,由于没有经验往往吃的夹生饭,谁也没有意见,而且吃得很香,晚上睡的是稻草地铺。通过长途拉练野营活动,锻造了学生的毅力,增强了组织纪律性,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神。

  三、劳动教育

  开设劳动课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增加知识,增长才干,这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方针的重要手段和具体措施,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1、开设“农业基础常识”和“生物”课。

  在中学班开设“农业基础常识”课,在师范班开“生物”课,并配备专职教师。“农业基础常识”课围绕主要农作物栽培与管理进行教学,掌握农业生产的一般知识与基本技能;而“生物”课也侧重于有关农作物的生产与管理知识进行教学。上述两门课均纳入教学计划,排进课表,每周2学时,开一学期36学时,期末进行考试,记入学籍档案。为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实际,两课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生产队参加夏秋劳动,边劳动边讲授农业生产知识。理论和实践结合,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2、建立学工基地。

  从1957年始,学校陆续兴办了机械厂、生物标本厂、石灰厂、采矿厂和炉芯厂等,为学生学工劳动提供场地。其中当数机械厂最具规模,有几十台机械设备,60多名固定工人,还有金工、锻工、木工等技术人员和翻砂车间,主要生产轴承和对外承接加工铜螺帽的业务。学生以班为单位轮流到机械厂,在工人师傅指导下进行生产劳动,一周后轮换。对家里生活困难的学生,厂里组织他们勤工俭学劳动,付给一定报酬。机械厂还为县里展览会提供工业展览样品,也为学校农场提供铁木农具。

  机械厂有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有一整套生产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在头几年里,厂里的生产形势和经济效益都很可观。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生产萎缩,只留下几名工人,维持一般性零星加工业务,直到70年代末重新建设厂房,添置设备,逐步恢复生产。

  除在校内工厂外,学校还在琅琊山铜矿和机床厂建立学工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去铜矿井下和机床厂车间跟班劳动。劳动结束后,学生都要进行自我小结,总结劳动收获与体会,并且请领班的工人师傅签字,作为劳动的成绩,存入学籍档案。

3、建立学农基地。

  学校学农基地有两块,即校内一块、校外一块。校内一块是1958年兴办的养殖场,场内饲养有鸡、鸭、兔、羊等。在生物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定期到养殖场劳动,一边学习课本知识,一边劳动,掌握家禽饲养的基本常识,学会并掌握一定的饲养技能,同时种好校内菜园。校内菜园面积十几亩,划分到班级,栽种大众蔬菜,然后卖给食堂,一方面改善伙食,另一方面获得一定收益,补充班费之用。

  校外学农基地有两处。1961年在琅琊公社陡岗大队建立一个占地200多亩的农场,后由于该处土地贫瘠,水利条件差,农场撤销,土地归还地方。1964年,滁县地区公安处有一个农场,位于滁东公社林西大队的清流河畔,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还有七八十间房屋,一并交给了学校,作为学农基地。这给“农业基础常识”和“生物”课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学校决定,把劳动实践课列入教学计划,每个班级每学期到农场劳动两周,分批进行。劳动结束时进行自我小结,班主任签字后,作为“农业基础常识”或“生物”课成绩的一部分。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跟班劳动,住在农场,只有校内有课时方才回校上课。

  农场有专职场长,管理农场的生产和安排学生劳动。但学校领导也轮流到农场蹲点,一蹲就是半年一年,甚至两年,和学生一起劳动,主要抓学生的学农教育管理。至于农业生产的技能指导,则由雇请的农民工负责。

  学生在农场劳动期间自办伙食,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农场给予适当粮油补贴,保证吃饱,尽量吃好。暑假期间学生放假,但这时往往却是农事最忙的季节,为了不误农时,便组织教职工赴农场劳动。农场的收益,国家不征农业税,自收自支,主要用于师生劳动时伙食补贴。

  农场有百十亩水田,基本不用化肥。每到插秧季节,发动学生割青草沤绿肥,任务下到班级,要求按期完成。同学们分工协作,从割草、运输、下田一条龙,有条不紊地进行。学校离农场十几里路,运输秧草的任务最为繁重,除学校一部拖拉机运输外,各班自想办法,板车拉、肩挑、人抬,十几里的道路上人来车往,热闹非凡,浩浩荡荡的运输大军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1975年,滁县地区公安处把房屋收回,土地仍由学校支配使用,学校在原农场的东面三百米处,另起炉灶,不到半年时间便盖起了四五十间新场房,学生继续到农场劳动。到了1983年,市里把农场土地收回,农场从此结束了它20年的历史使命。通过农场劳动,学生的思想受到了熏陶,学会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为后来下放农村打下思想基础和劳动技能基础。1970届初中毕业生金爱娥同学,回校谈下放体会时说:“感谢学校给我的农业知识和农场的劳动锻炼,下放后很快适应农村生产生活。”因此,她下放不久就当上了大队妇女干部。

4、成立工农兵讲师团。

  学校聘请15人成立工农兵讲师团,定期开展宣讲教育。这15人分别来自:铜矿、机床厂、水泥厂、专区农机厂、钢厂、无线电厂、化肥厂、化工厂和校办厂等单位每单位1人,共9人;琅琊公社农民2人;当地驻军和地方武装干部4人。讲师团的任务是根据学校政治、语文、物理、化学和农业基础常识课的教学安排,有计划地辅之进行宣讲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他们讲课实践性、针对性强,易学易记易懂,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

  劳动课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点。通过劳动课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了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养成了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培养了朴素的劳动情感,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为以后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劳动者奠定了基础。

终审人:黄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