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献余热,牢记使命勇担当

文章作者:滁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吴东良时间:2021-01-21浏览:590

在前进的路上会有黑暗与坎坷,但总会有人充当道路两旁的路灯,在迷茫不知所措的未来中指引着我们前行。

军旅转校 退军不褪色

19648月,宋发友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70年毕业被分配到海军部队。在海军部队的17年,宋发友坚持听党话,坚持跟党走,这也为他在后来来到滁州学院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612月宋发友从海军护卫艇第33大队副政委(副团)转业到原滁州师专(现滁州学院),开始了他在滁州学院的工作,由保家卫国到教书育人,宋发友完成了从军人到教师的转变,变化的是职位,但不变的是初心。

为党为学 思想在前线

在学校期间,宋发友先后任系书记、学生处长、后勤副校长、党委副书记。2005年退休后担任校关工委主任,兼任离退休党总支书记、退教协副理事长。多年来,他全身心地扑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为青年师生办了许多实事,为老同志办了许多好事,成为“老有所为”的典范。

宋发友曾担任了七年的副校长,这其中最大的思想收获就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兢兢业业地工作。担任学校关工委主任后,他将关工委、离退休党总支、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三个组织有机结合,发动离退休老同志参与关心大学生成长及学校的改革发展,并积极为之建言献策,让老同志老有所乐。他说,在党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他得到了成长和锻炼。在宋发友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朴素的爱党敬业精神。

宋发友认为,关工委工作的主要职责是育人,是关心、关爱、引导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退休前他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有良好的工作思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他充分发挥阅历丰富、知识面广等独特优势,通过报告讲座引导学生,通过主题活动教育学生,通过特色活动融入学生,获得了良好效果。在一系列的学生工作与活动中,宋发友做到了坚持跟党走,传承了为人民服务的良好作风。

鞠躬尽瘁奋斗在一线

在行政楼会议室中,宋发友带领离退休党员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每逢节日,宋发友与老同志、老党员在红色旅游景点学习瞻仰红色历史;在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中,宋发友与老同志们的身影依旧活跃。

此外,他亲自起草各种材料500余份,刊登在有关媒体、简报近百篇,制作讲课、汇报课件(视频)近10部,为学生上党课、作报202次,收集整理了校离退休党总支、关工委、退教协多年来的工作实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工作资料。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宋发友刻苦学习电脑知识,掌握办公自动化技巧,从网络上搜集有关资料近两万条,供学习教育之用。

201710月,宋发友身患胃癌动手术后,仍然一直坚持工作到现在。他的鞠躬尽瘁精神,时时刻刻引领着广大师生,做出了良好模范代表的作用。

传承家风 最美的家庭

在宋发友小时,他的父亲在食堂工作,每月只有39元收入,但就是这微薄的收入支撑起全家的生活,也支撑着宋发友成功完成了学业。他说,在食堂工作的父亲却从未给家里私带过任何东西,忠厚老实的父亲成为了他一生的榜样,也成为他教育子女的标准。

现在,宋发友与其爱人以及两个儿子、孙子孙女一家八口人在一起生活,老少三代和睦团结,多次被评为安徽省最美家庭。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忆往昔,宋发友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来到了海军部队,他立志报效祖国,为国家做出贡献;忆往昔,宋发友带着家人,带着立德树人的理想来到了滁州学院,他立志为党,为老同志,为广大学子要做出一番事业。

“有机会为党组织做出贡献,对此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和自豪。”“我对我们的党是非常热爱的,而且也是非常有信心的。”“在为人民思想的指引下,广大党员们把老百姓所有的冷暖一直放在心上。”“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尽自己的力量能够做什么事情,我就做什么事情。”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是海军连云港巡防区后勤处会计、政治处干事、营副教导员、营教导员、团副政委;他是滁州学院系书记、学生处长、后勤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他是校关工委主任,兼任离退休党总支书记、退教协副理事长。他是党的坚定追随者,是滁州学院的建设者,是广大青年未来前进方向的引导者。他以不变的初心,照亮了前进的方向。(通讯员:李正红,初审:倪阳)


终审人:李正红

返回原图
/